土地沉降,地铁变形?一些概念要厘清
2019年8月,土地沉降北京,地铁地铁八通线列车驶过东五环远通桥,变形轨道两侧为京通快速路。概念(视觉中国/图) 近日,厘清一篇关于土地沉降和地铁变形的土地沉降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有公众担忧,地铁城市要下沉?变形地铁要变形了吗? 文章引用了2022年5月发表在期刊《遥感》的一篇论文数据(以下简称《遥感》论文),称北京有6条地铁的概念平均变形率超过5毫米/年。文章随后延展讨论了北京土地沉降,厘清以及背后的土地沉降华北地下水漏斗现象。 南方周末记者搜索多篇论文发现,地铁随着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的变形进步,近年来涌现出大量针对国内城市地铁沉降、概念变形的厘清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表层土地沉降不意味着地铁变形,但需要密切关注。相关问题早在20年前就被专家提出,地方性的地铁沉降处置方案和监测体系也陆续出台,而控制地面沉降的核心是控制地下水开采。 引发讨论的论文题为《InSAR数据揭示北京土地沉降》,通讯作者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是一种雷达功能的测量方法。论文研究的是北京土地沉降情况。利用北京遥感卫星图像,研究人员选取95万多个参考点,比较了2010-2019年数据。 类似的研究在全国都早已开展。根据原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在2012年发布的《2011年-2020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地区地面沉降灾害日趋严重,并伴生了地裂缝灾害。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包括北京、上海等。 上述《遥感》论文显示,在北京的15条地铁线路中,有6条线路沿线的表层土地曾经发生明显沉降,平均变形表层土地沉降≠地铁变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十九大以来9“虎”被降级,肖亚庆降档最多|时政周报
- 50米内不得有两个烟花爆竹零售点
- 宋晓波获全省青年创业大赛冠军
- 日照市又添两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仍然难以认定的作弊:复旦学生诉母校案二审维持原判
- 市区国税局加强税源管理
- 2012生肖龙年邮票首发式举行
- 市畜牧兽医局获“全省畜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 周江勇受贿案一审开庭,被控受贿1.93亿余元
- 50米内不得有两个烟花爆竹零售点
- 今天,到会展中心赶年集
- 日照市又添两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存量房贷利率真要降了?多家银行回应
- 日照港获“全国文明单位”的背后
- 元旦期间日照市森林零火情
- 日照开展节日市场价格检查
- “杜苏芮”登陆福建:抗击台风的24小时
- 150余人参与日照志愿者口号征集 截至31日
- 日照去年矿企安全生产“零死亡”
- 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