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总工刘炳江: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
2023年7月17日,生态上海迎来蓝天白云“水晶天”,环境外滩景区天空云卷云舒。部总炳江变 (视觉中国图/图) 2023年,工刘空气质量有所反弹。空气 开年以来,质量质变受扩散条件不利、从量沙尘天气同比增多和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拐点尚我国出现近三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未出影响范围最广、生态污染程度最重的环境跨年重污染过程。 截至6月底,部总炳江变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2%,工刘重污染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空气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质量质变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重污染天气是当前影响公众蓝天获得感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重污染天数较2013年已大幅减少,但目前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 刘炳江称,将以更多确定性的污染物减排量来冲抵排放增加和气象条件多变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努力实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 回望过去十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到《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两个国家级行动计划引领着空气质量的改善。刘炳江透露,第三个国家级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将于近期上报。 生态环境部总工刘炳江 (生态环境部供图/图) 南方周末:十年前,“大气十条”出台,首次对重点区域省份设定PM2.5浓度下降目标,提出北京市在2017年PM2.5平均浓度要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你曾说,“大气十条”的制定过程,是多年来调研耗时最长、争论最激烈也是修改得最多的一次,争议最大的是什么,如何达成了共识? 刘炳江:PM2.5浓度下降目标曾是争议最大的一项。各地均PM2.5浓度下降目标曾遇争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事之秋,强震下的土耳其
- 349名困难大学生获市总工会救助
- 日照火车站60余名志愿者七夕送文明
- 高速交警“严打”涉牌涉证违法行为(图)
- 近十年国人每天少睡1.5小时,全国人大代表冉冉呼吁关注失眠问题
- 日照第五届合唱艺术节本月举行
- 《日照日报》党报热线 您的声音,我们愿意倾听
- 省园博会日照园工程建设基本完工
- 央企在哪些行业是科创排头兵?
- 日照首届十大杰出工程师开始评选
- 高速交警“严打”涉牌涉证违法行为(图)
- 岚山区人民医院诊疗费用平均降幅80%左右
- 南部战区公布现场视频,“美军机蓄意抵近侦察”
- 文明小黑板--文明寻访员:卜庆果
- 日照火车站60余名志愿者七夕送文明
- 日照火车站60余名志愿者七夕送文明
- 一图速览丨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 上月日照农副产品价格整体上扬
- 一论深入开展“双保”活动
- 日照各级慈善总会今年救助千名寒门学子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