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增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国新灌溉工程江苏洪泽古灌区、增处山西霍泉灌溉工程、世界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日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遗产至此,国新灌溉工程我国的增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34处。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世界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遗产是国新灌溉工程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的。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增处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世界我国的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国新灌溉工程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增处灌溉效益最突出的世界国家。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最早创建于西汉,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两千多年来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农田达20万亩。 洪泽古灌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为蓄水型灌区,由蓄水、取水、输水和排水工程组成。自东汉开始,古人引水灌溉耕作,历代建设水利设施,灌区延续至今。目前,灌区控制灌溉面积48.13万亩。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省洪洞县,自唐贞观年间开始便有明确记载,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总面积为10.1万亩。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省崇阳县境内,包括石枧堰和远陂堰两座古堰。文献记载,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灌溉面积约3.5万亩。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 据了解,与我国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日本、泰国、土耳其等国的15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159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十九大以来9“虎”被降级,肖亚庆降档最多|时政周报
- 厦门7家单位联合发出“文明用餐 同心战疫”倡议
- 记者连线厦门机场、厦航等 揭秘如何守好“空中大门”
- 厦门首个免费乘车日明天到来 节假日休息日乘车刷卡不扣费
- 疫情防控措施有了新优化,无症状轻型可居家
- 厦门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成为福建首个荣获该称号的城市
- “厦门云祭园”平台上线 倡导市民网上祭扫
- 网购刚下单客服就来电 厦门警方揭秘骗子套路
- 官方通报县长涉嫌猥亵女干部:立案调查
- 厦门三个保障房地铁社区将于9月前竣工移交
- 厦门BRT全线配置扫码即借免费晴雨伞
- 厦门沐(足)浴营业场所可开张迎客了
- “驱逐出境”十年后还能来中国吗?访中国刑法学会副会长刘仁文
- 福厦高铁厦门段岩内隧道置换工程掀起主体施工热潮
- 厦门户外体育场所恢复开放首日 市民出门健身热情高涨
- 厦门:驾校教练一对一培训 部分学员享“VIP”待遇
- “阻击”脱产考研“二战”:多所高校举办学生座谈会
- 厦航将连续三年为4万余名援鄂医务人员送免票
- 走近厦大航空人逐梦蓝天的“硬核”故事
- “厦门云祭园”平台上线 倡导市民网上祭扫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