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人事档案管理:可适度向本人公开,应关切弃档和造假
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谈人往往出现在工作调动之际。事档适度图文无关。案管(人民视觉/图) 2023年6月27日,向本四川省泸州市一位母亲因拆开女儿人事档案袋的关切封条,导致女儿大哭的弃档视频登上社媒平台热搜。次日,和造这位母亲在社媒平台发文致歉,谈人并称私拆女儿档案是事档适度自己无知,此前并不知道档案的案管重要性,有关部门已经在当天重新审核并封印了档案。向本 此则新闻也引起了黄霄羽的关切关注。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弃档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专家,和造人事档案管理是谈人黄霄羽重点关注并长期进行的研究方向之一。她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对待人事档案这样一种有着诸多功能的资源,社会长期以来重视程度不足,档案部门的管理工作亦有不规范之处。 黄霄羽指出,近年来,国家对于人事档案工作愈发重视,而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政策也亟待完善。 黄霄羽。(受访者供图/图) 南方周末:中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制度是如何渐渐成形的? 黄霄羽:我们国家从古代到现代,对人事档案始终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整个人事档案都采取单一的管理方式:中组部是最高的主管机构,下面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分级集中负责管理。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了市场经济改革,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流动人员,也就是体制外的人员。他们的人事档案还是保留了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只不过管理的主导权在人社部,人社部下面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它们负责分级集中管理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南方周末:中国的人事档案工作有怎样的特点? 黄霄羽:其实很难用一句话去描述或概括。除了我刚才说的人事档案集中管理,我国一直以来还实行“档随人走”的制度。 什么叫“档随人走”?就是一个人如果发生了工作单位或主管单位权限的变动,那么他的档案就要跟着人员的调动、变动而同步转递。据了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实行这种制度。 国外实行的主要是“人档分离”。举个例子,如果我在国外,从A大学调到B大学,我的档案中,A大学的这一部分还会保留在原单位;我到了B大学以后,B大学会为我重建一套新的人事档案,所以国外就是人档分离。 南方周末:曾有学者指出,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并不适应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黄霄羽:我理解,可能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过扣留档案来限制人员流动的情况。当时,人事档案是单位对国内外差别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拍照水平秒杀男朋友,陪拍会是陪伴经济的新风口吗?
- 宁德市2016年度12315投诉举报报告出炉
- 宁德最大微信赌博案庭审结束 涉案金额达1400余万元
- 福安男子3米高脚手架摔下 钢筋插入体内30厘米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田惠宇决定逮捕
- 宁德市2018年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项目开始申报
- 宁德“三措施”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共有幼儿园443所
- 宁德周宁23岁男生获得“世界特级记忆大师”称号
- 北约在日本开设联络处 “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
- 宁德霞浦一对表兄妹结婚11年 被法院判决婚姻无效
- 单独学车为诱饵 宁德一资深教练猥亵女学员
- 宁德市开展打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 查获6艘无证采砂船
- 多个服装批发市场限制直播卖货:“保护市场秩序”
- 宁德蕉城严厉打击“无证驾驶” 市区多路段设临时检查点
- 台风“苗柏”带来强降雨 宁德市多处公路溜方
- 宁德海事局推出微信预约预审让“马上就办”落到实处
- 两会公益观察丨张颐武:互联网公益“中国样本”值得全球来参考借鉴
- 宁德至古田高速公路项目获批 建设工期3年
- 春节期间宁德市道路事故起数同比下降6成
- 宁德开展民生问题专项治理 惩治群众身边“微腐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