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养老护理科班学生“愿学不愿干” ,多省出台入职现金补贴政策
入职有现金补贴,破解对于处于就业压力之下的养老愿学年轻人来说,养老机构是护理择业的好去处吗?
近日,包括黑龙江、科班辽宁等多省出台文件,学生现金奖励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不愿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干多全日制高等院校、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同级技工学校)毕业生,省出最高可奖励6万元。台入贴政
不仅仅是职现东北地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金补不断加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破解各地纷纷出台养老人才培训和补贴的养老愿学相应政策。《“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护理到2025年我国本科高校、科班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要明显增长,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需保持一人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养老行业从业者发现,养老专业热度持续上升,报考的人越来越多。但养老专业的受关注,并没有解决养老机构招人难的问题,目前养老人才市场供小于求,且入职后流失率很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招聘不规范,待遇与工作量不匹配,社会自身对养老工作仍抱有偏见等因素。
在养老人才培养方面,未来产教融合是一个大趋势。产教融合要求企业和学校发挥双主体作用,各地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从求学到就业的“直通车”。另外,人才补贴和政策倾向被从业者视为行业利好,但政策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养老专业热度持续攀升
“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养老相关的专业作为第一志愿。”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黄岩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黄岩松介绍,该校开办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两个养老相关专业,是国内同类院校较早设置这些专业的学校。专业设立之初,招生比较困难,2013年专业热度逐渐升温,目前平均每个录取指标有2个学生报名,算是比较热门的专业。
黄岩松表示,过去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到了养老相关专业,进校以后想转专业,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学生将这个专业作为第一志愿。
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部分家长开始将养老护理专业纳入孩子的专业选择范畴。一位老家在山西某县城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侄子身材高大,性情温和,但学习成绩不好,家境一般,所以她推荐了侄子初中毕业后,去高职读养老护理专业。在她看来,年轻力壮且科班出身的男性,在养老护理行业应该很抢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养老机构采访了解到,目前一线养老护理队伍的主力军,由下岗再就业人群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组成,他们普遍教育水平偏低,入行时缺乏相关专业技能,需要通过企业一系列的岗前培训。
相对来说,专业的养老人才当然更受欢迎。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老师介绍,科班出身的年轻人接受了更加系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学校从职业道德到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得他们在找工作时更具竞争力。
养老行业从业者张婷(化名)告诉记者,该专业的毕业生不用发愁就业,“只要愿意干,无论到哪家养老机构都能留下来,甚至争先恐后被抢。”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共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8.7万个,养老服务床位829.4万张,仅按照国家标准养老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1∶4计算,至少需要养老护理员200余万名。然而,我国目前养老护理员仅有50余万名,缺口达到近150万。
科班学生为何逃离养老业?
一方面我国养老人才缺口大,另一方面高校就业问题持续引发热议。目前来看,养老专业可以同时针对老人养老和年轻人就业两方面的问题,提供一个解答的可能性。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后了解到,即便是养老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也并不情愿加入这个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长沙市普亲养老院,院长唐彩虹表示,该家养老院的护理员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年轻人一般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真正留在护理一线的并不多。
从记者采访的一二线城市养老院的情况来看,养老院护理人员中,中老年女性占比较高。中老年女性照护高龄老人,是养老院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而在县城的养老院,该特征甚至更为突出。年轻的科班毕业生,对于各类养老机构来说都是急需的人才补充。
“班上30多个人,现在还留在行业内的不超过5人,留下来的几乎全部转型成为行政管理人员,愿意待在一线岗位的寥寥无几。”张婷表示,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养老行业是普遍现象。养老护理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各类养老机构,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民政部门办的福利院、敬老院等事业单位,二是市场化的民营养老企业。事业单位岗位数量有限,所以大多数同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会进入民营养老机构工作。
对于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养老行业的原因,张婷表示,最大的问题是护理员待遇与工作量不匹配。据张婷透露,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明确区分护士、社工和护工这三种职业,但目前的从业者往往是一个人身兼三职。养老工作需要与老人打交道,机构看重老人的评价和反馈,张婷所在的养老机构每周都有护理员评价考核,压力比较大。
此外,部分人对养老机构的工作抱有偏见。“养老行业并不只有护理员,还有销售、行政、职业经理人等,很多(年轻)人对养老工作抱有偏见,其实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很广阔。”张婷表示。
北京一家高端养老院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机构的护理人员的平均工资在6000元左右。相对来说,二三线城市的养老护理人员工资更低一些。
张婷告诉记者,行业未来的趋势一定是人才队伍年轻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中国大多数老人喜欢居家,社区居家养老要大力发展,当然机构养老也不能忽视。另外,张婷希望国家能多出台一些有利于养老从业人员待遇改善和职业路径发展的政策。
产教融合探索养老人才培养新模式
养老市场毋庸置疑存在较大人才的缺口,目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数量正在慢慢增加。如何将供需匹配起来,让更多的愿意学养老专业的年轻人,也愿意去和能胜任养老机构工作?
2019年教育部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后,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是类型教育。与注重理论的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与企业联系特别紧密,求学的目标是就业,注重实践。
一位养老专业的在读学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报考该专业的理由是行业前景好,找工作容易。这位学生选择进入特色学徒制试点班,入学以后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不仅可以免学费,还搭上了毕业即就业的“直通车”。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黄岩松透露,该校提前布局产教融合,针对具体的岗位和职业,开展校企合作。上海市首位“拔尖人才(高技能类)”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王程就是该校的毕业生。
学校人才培养经验,黄岩松总结为三点。首先主动为各地养老机构提供技术指导、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服务,促进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第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参与设计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第三,校企双方组成研究团队开展联合研究,共同制定养老服务标准、管理规范、岗位职业标准。
对于养老行业人才培养的难点,黄岩松表示,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标准化。“开办养老专业的院校全国已经有三百多所了,每年吸收学生两三万人,但是目前的培养模式仍旧缺乏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标准。”
黄岩松还表示,对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多数企业也还在观望,企业主动开展校企合作的不太多。未来的高端养老人才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很多职业院校办学时间短,缺乏师资和科研技术人员,很难产生深度成果。
(责任编辑:生活)
-
长沙警方通报“教师打破学生头骨”:涉事教师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拘
9月6日下午,岳麓区博才梅溪湖小学教师宋某明男,40岁)在组织课后服务时致一名学生额部受伤。接警后,公安机关立即全面开展调查取证。目前,宋某明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我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详细]
-
厦门网讯 (见习 记者 连芊)近日,记者通过走访获悉,随着首届厦门国际儿童艺术节即将落幕,由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音乐会带来的《豆荚宝宝淘气旅行箱》(下面简称“《豆荚宝宝》”)将于 ...[详细]
-
东南网7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晚上也能在家寄快递了。昨日,菜鸟裹裹对外宣布,已在深圳、广州、厦门等15城首批开通夜间1小时上门取快递服务,覆盖这些城市的大部分街区。谁更能熬夜?菜鸟裹裹数据呈 ...[详细]
-
截至目前,厦门机场通航城市128个,航线187条。(资料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徐景明)记者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近几年,我市大力推进“海丝”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目前,在旅 ...[详细]
-
IC photo/ 图)近日,据港媒报道,香港连锁化妆品店卓悦控股创办人叶俊亨及他的妻子、儿子正被宏安集团旗下富英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卓悦连锁的业绩大幅下滑60%。与此同时,几个香港知名美妆零售品牌也面 ...[详细]
-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君宁 郑晓东)今日召开的的“三高”企业发展大会上,《关于实施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倍增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一共21条措施每条都 ...[详细]
-
男主角龚俊女主角刘人语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李力)近日,根据赵乾乾原著小说《舟而复始》改编的甜蜜青春校园爱情剧《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在厦门开机。总制片人齐帅、总编剧赵乾乾、导演邢潇等主创人员出席开机仪 ...[详细]
-
盲盒柜台里的货品琳琅满目,吸引消费者驻足挑选。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 实习生 赵珏焜)最近,“盲盒”一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谓“盲盒”,就是 ...[详细]
-
随着科技发展、教育水平提升,让基于男女体力、技能差异的就业和创业门槛大大降低。女性既是科创的参与者,也是重要推动者。仅从A股看,有超过一成的企业由女性主导。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底 ...[详细]
-
厦门网讯 (记者 沈伟彬 通讯员 欧阳桂莲) 7月24日,由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台北医学大学共同发起,厦门大学数据挖掘研究中心研发的“2019年第二季度海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