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2025-05-03 03:53:27 [民生] 来源:光速调查晚报

原标题: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工作量大

有一位走失者是厦门“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用人面孔

成果可喜

这种寻人方式正式使用两三个月,已帮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 见习记者柯笛)走失6年多的脸识流浪陈女士,终于与家人团聚了——在厦门市救助管理站中,别系身材瘦小的统寻团聚她,紧紧揽着妈妈的亲名肩膀,翻看手机里的女昨老照片。

昨日,家人救助站中的厦门四名女性流浪人员,在工作人员的用人帮助下,和家人团聚。脸识流浪此外,别系最近还有五名男性流浪人员也成功找到家人。统寻团聚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亲名今后还会陆续有喜讯传来,女昨更多找不到家人的流浪人员,都有望回家了。这多亏了我市救助管理站与警方携手合作,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帮助流浪人员寻找家人。

现场

六年苦寻 亲人终团聚

怔怔地彼此看着对方,记忆打开泪匣子,血脉亲情让他们彼此靠近。她慢慢搂紧了母亲的肩膀,六年来第一次找回了家的温暖。母女二人依偎着,一同翻看手机里六年前的老照片。

她姓陈,她的弟弟说,他们是翔安人,姐姐小时候智力正常,但后来不知受了什么刺激,有时会自说自话,后来需要吃药控制,“六年前姐姐出嫁后,在婆家走失,只知道是一天晚上离家后就再也没回来。”

六年来他们始终未放弃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前天,他们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欣喜若狂,立即赶到救助站。说话间,心绪起伏的陈先生忍不住落泪。

陈女士一家刚刚团聚,与她同村、同姓、同年走失,目前同在救助站内的另一名女性流浪人员,也迎来了自己的亲人。由于丈夫腿脚不便,大伯与侄儿前来接她回家,虽然六年不见,大伯一进门,这位陈女士就紧紧拉住他的手笑了。侄儿说,婶婶智力有些低下,六年前与小叔在翔安坐公交时,误以为到站就提前下车了。小叔发现后回头寻找,就已经不见人影了。六年来,家人也曾多方查找并刊登寻人启事,没想到如今才在救助站重逢。

两名女子的家属都握着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反复说着感谢。

幕后

案头千份资料

正在逐一排查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以前他们寻找流浪人员的家属,主要靠口音判断、寻找他们身上的字条、查找他们身上是否有家人的联系方式等。“这些流浪人员往往很难直接说出有价值的信息。”工作人员说,只能通过报警、登报寻亲、在民政部寻亲网录入人员信息、请警方提取DNA等方式进行查找。近期开始与警方合作,推动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对流浪人员进行比对。

具体的流程是: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接下来再由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比对、筛查。救助站工作人员说:“除了明显的差异,比如性别、年龄差距明显的,其他相似的结果,我们需要挨家挨户联系,询问其家中有没有人走失。如果有,就发照片让家人辨认。”

人脸识别并非减轻工作量,事实上是寻找线索、圈定范围,接下来的工作依然十分烦琐,需要比对的资料堆满了工作人员的案头。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一位走失者是“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面孔。

目前单是女性流浪人员,就有一千多份通过人脸识别传来的材料正在排查中,加上男性流浪人员的材料,那就更多了。不过,辛苦是有回报的,这种寻人方式正式投用两三个月,目前已有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是个非常好的开始,相信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浪人员有望尽快回家。

流程

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

警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

救助工作人员比对、筛查,找人

(责任编辑:法治)

推荐文章
  • 结婚一年多发现妻子竟是同性恋 丈夫不知该不该离婚

    结婚一年多发现妻子竟是同性恋 丈夫不知该不该离婚 结婚一年多,妻子一直对他很冷淡无意中,他发现她竟是同性恋者看着稚嫩的孩子,他不知该怎么办?这婚到底是离还是不离?厦门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看着稚嫩的孩子和形同陌路的妻子,陈民(化名)心念俱寂,他找到了 ...[详细]
  • 三百余名市民现场热问“留学计”

    三百余名市民现场热问“留学计”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近日,由日照日报社黄海晨刊和青岛早报联合组织的2013日照首场留学移民展在广电大酒店举行,共有十余家权威留学机构“组团”亮相,留学移民展为家长和学子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详细]
  • 五莲县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五莲县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本网消息通讯员 单恩宝) 近日,五莲县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对音像制品市场进行了集中检查,共收缴各类盗版光碟2000余盘,对非法经营者依法给予了处罚。此举有力地净化了当地文化 ...[详细]
  • 市北经济开发区聚力打造“蓝色”产业新城

    市北经济开发区聚力打造“蓝色”产业新城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李维江 陈洪刚)从潮白河畔的白鹭湾公园建设现场到诺亚游艇项目建筑工地,从五征十万辆汽车生产线到海泰克工具制造车间……随处可见的火热建设、生产场景,引爆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跨越发展的热 ...[详细]
  • 原材料价格连续跌了6个月 厦门常温奶集中促销抢市

    原材料价格连续跌了6个月 厦门常温奶集中促销抢市 原材料价格下跌,厦门市常温奶集中促销抢市,连高端奶也加入抢市促销的“大战”中。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沈彦彦)立秋后的厦门,暑热不减反增,延长了冷饮、果汁及啤酒的销售旺季,不 ...[详细]
  • 文化创新催生日照蓝色魅力

    文化创新催生日照蓝色魅力   本报记者 刘江雪  四月港城,春意盎然。东看海岸,点点浪花簇拥世帆赛基地,“水运文化”这张亮丽名片彰显着独特韵味;西看城区,蜿蜒一条古巷“海曲人家”,青砖白瓦讲述港城的悠悠历史;看茶园,青翠葱荣; ...[详细]
  • 新划管区域临时工委“3+1”深入推进环境整治

    新划管区域临时工委“3+1”深入推进环境整治     本报讯通讯员 安延河)近日,新划管区域临时工委紧紧围绕“3+1”(河道垃圾、垃圾堆、空中垃圾,集贸市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模式,不断加大卫生清洁力度,彻底清扫卫生死角,推动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深入 ...[详细]
  • 民警循“花路”轻松破偷花案

    民警循“花路”轻松破偷花案   本报讯(记者 邢慧) 苗圃深夜被盗,十余株盛花期的碧桃树不翼而飞。可偷花贼不知道的是,碧桃树的花瓣沿着他们逃跑的路线撒了一路,直接把民警指引到家中。4月22日,岚山公安分局巨峰派出所的民警就破获了 ...[详细]
  • 厦门上月食用农产品抽检 四批次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厦门上月食用农产品抽检 四批次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陈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昨日公布上个月对我市食用农产品抽检的结果,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检出4批次样品不合格;网络环节食用农产品抽检全部合格。据介绍,7月市场监管部门共监督抽检流通环节 ...[详细]
  • 日照一季度CPI上涨1.5%

    日照一季度CPI上涨1.5% 商品和服务价格“五升三降”日照一季度CPI上涨1.5%□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涨幅 □预计近期仍将继续在低位运行本报记者 张磊  4月25日,记者从市物价局获悉,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