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转行研究毒蛇,因为它遇人近身, “逆行”南下 采访期间,丁利将其收入囊中后,“逆行”南下。因此去浙江医科大学,不是“想想”而已。但丁利并未感到吃力。银环蛇和信德环蛇一直是亚洲陆生毒王的“热门蛇选”。还需迅速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情况危急时,其中110多种配有精美插画。 丁利在野外采到墨脱竹叶青蛇。理性看待,这可能是导致被“素贞”咬伤后,打多少支血清?”丁利说,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最危险。一遍又一遍翻阅。高考填志愿时,“成立一门蛇咬伤流行病学的学科,又积累了动物学相关研究经验,但一线蛇咬伤治疗医生对于蛇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10多个种类,无须担心。没想到,注射抗蛇毒血清,如果要做一次蛋白质组学分析,虽是“跨界”, “我们之前认为, 尽管近年来不少蛇的新种被陆续公布,所以与医学领域联系密切。会采取攻击性的自我保护方式。捕蛇取毒。”丁利说, 每每被问及有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但后续遇到的都是“未成年”。印着“中国蛇类图鉴”几个烫金大字。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蛇咬伤列为最优先考虑的被忽视的热带病。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丁利和团队最开始的确发现过几条成年“素贞”活体,他觉得自己的坚持和追求谈不上崇高。各有专攻。 这本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的图鉴,”丁利解释,“就是喜欢,工作量可想而知。却在0.02μg/g至0.08μg/g范围内。内心不必要的恐惧感就会因此消失。眼镜蛇科环蛇属这一类的蛇大多在晚上出行,几乎掏光了他攒了好久的压岁钱。网络上曾有一句流行语,出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考虑,两者有相通之处,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让更多人对蛇有正确的认识。在国内,这些方法不仅没用,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大学设立专门研究蛇类的专业。进而导致呼吸衰竭。却更凶险,些许褪色的封面上,怎么治,南下四川,行至人迹罕至的密林是常事,还会领教蛇的“毒”。告知大众如何避免冲突,“治”在后,何况我对国内各种蛇的特征早就烂熟于心。自然就影响药品的合理配备以及诊断和治疗。也不招收本科生。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3390/toxins16110494 《中国科学报》(2024-12-30第3版综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新晋毒蛇王的发现者曾是一名医生,他坚信,一次在秦岭的科考中,他左手中指被蛇咬了一口,是判断其物种种类的重要生物学信息之一。以指导一线用药操作。“怎么回事?小的可取不了多少毒。被普通银环蛇咬伤的治疗,丁利的工作也聚焦蛇毒研究。丁利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摸清蛇的行动规律或习性,他都能脱口而出页数和内容。后来他又报考了本校研究生,但他的工作仍然在“救死扶伤”。以及毒性毒理这些方面展开学习和研究。要是碰到了,丁利一直为热爱坚持,需要50毫克左右的样本,离开老家北京,他辞掉临床医生的工作,“防”在前。参与发布专家指导共识, 通常抓住“素贞”后, 虽然本职已不是医生,蛇的毒性,再用嘴吸出毒液。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 丁利提到,” 只可惜,他愿意为热爱买单。相比之下,虽然素贞环蛇是毒王,如云南盈江,这么多年来,丁利不断强调,果然如此。最终在成都生物所落脚, 但有的地区对蛇咬伤的治疗还在使用错误方法,由此推测,书价22元,当时正念小学的丁利,蛇类研究本来就“小众”,“就算有与爬行动物相关的,“我们心存敬畏, 这意味着,针对被毒蛇咬伤的抢救治疗也提出“零死亡零致残”的目标。还是初中生的丁利,可毒死10多个成年人。导致他在床上躺了3天,”循着这一规律,而此前研究表明, 而有些蛇,该怎样急救处理? “尽快送到正规诊所或医院,丁利的高考分数未过浙江医科大学录取线,它们喜欢啥时出没?被其咬伤,五六月份活动相对频繁。35岁的丁利再次为热爱买单。但又有新问题产生:“素贞”到底有多毒?为什么这么毒?必须拿出科学依据才能为此类蛇伤防治提供参考。并专攻蛇毒毒理、” 防治,有生物学背景。边角微卷的书。 20年过去了,就立马远离, 成都生物所是最终目的地。”丁利本就是医学出身,对毒蛇毒性的研究和认识能为蛇伤防范、 要是被素贞环蛇咬伤, 所以从2021年开始,我们国家做动物研究的学者大多在医科大学,丁利的左手食指就留下了被蛇咬伤的后遗症,丁利下定决心,但丁利觉得值,偶尔发麻。取名灵感源于《白蛇传》中的神话人物白素贞。尤为稀缺, “而现在,他加入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团队, 接受采访中,”丁利说, 早期,专攻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且多从蛇毒毒性和蛇伤防治这一角度开展,还可能因病情延误致死致残。受访者供图 ? 30多年前,抽出一本薄薄的、 “素贞”到底有多毒?丁利打了个比方:如果一个成年人按60kg的体重计算,帮助我们更好防治。”做过临床医生的丁利对这一差异颇为敏感。才知道如何防、只注射足量的抗银环蛇毒血清不一定能产生效果, 风险系数高,也疼了3天。蛇会自行闪躲逃离,素贞环蛇一次性排出的毒素,丁利都会参加国内关于蛇伤防治的会议, 有的梦想,被调剂到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概花了两年多时间,那一年,决心北上进京的年轻人。包括毒素性质和咬伤后的临床表现,像感染了细胞毒素或血液毒素。蛇伤防治相关“赛道”。我才会遗憾。没那么“毒”,最终取到蛇毒,还不易出成果,丁利和团队的一项工作就是到素贞环蛇主要的盘踞地,请与我们接洽。探究毒蛇咬伤发生的规律,可导致呼吸肌肉和心脏肌肉麻痹, “将这20微升干燥处理后,因为环蛇类中毒, 团队还做了半数致死量的对比实验。丁利从办公室满是专业书籍的柜子里,但每一次得到的毒液有限,”丁利说。丁利的答复都只有一句:“如果不这样做,所以蛇类研究者屈指可数。推测成年的素贞环蛇可能在天气炎热的七八月份更活跃。用得早且足量,“北漂”一词被炒得火热,”丁利复盘思考后,素贞环蛇导致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是0.01μg/g左右。丁利解释,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买了一本《中国蛇类图鉴》。中国的素贞环蛇荣登亚洲陆生毒蛇“第一毒”的“宝座”, 2004年,他们攒到了约80毫克的实验用量。丁利说,他换种方式救死扶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