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一场变革:一年内超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更名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是一字之差全国首批重组的20个标杆实验室。 (实验室官网/图)
成立30周年之际,场变位于武汉的革年个国更名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再次举行开放日活动,时间从2023年3月25日持续到28日。内超
这个实验室成立于1992年,家重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建设,点实研究对象是验室水稻、油菜、重组玉米、一字之差棉花、场变小麦、革年个国更名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内超不过,家重实验室成立时的点实名字和现在不同,当时全称是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5月,实验室更名,名称中的“国家”改成了“全国”。这一改,拉开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简称“国重”)的序幕。
针对部分“国重”存在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联合印发《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提出重新统筹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包括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首批20家标杆实验室在2022年5月正式完成重组,名称中的“国家重点”全部改成了“全国重点”。随后,重组、新建工作加速。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正在运行的“国重”有533个。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曾公开表示,会采用试点先行、分批推进的方式启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而根据数据机构“高绩”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6月29日,至少有150个“国重”完成重组、改名,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一。
自1984年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一场最大的变革正在发生。
频繁出现的12个字
按照王志刚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要看干不干国家战略层面的事情,有没有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有没有解决战略性的科学技术问题。”
各实验室召开的重组论证会上,科技部的要求被总结为12个字并频繁出现:“非建不可、非我莫属、未来可期”。
依托兰州大学建设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启动重组工作。对照上述12个字,在重组过程中,实验室自身定位成了被讨论最多的话题。
最终,实验室的定位被确定为:面向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草种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的“卡脖子”技术,解决饲草核心种质对外依存度高以及退化草地修复等问题。
重组后,实验室名称也由“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改为“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定位的问题解决了,但重组又卡在了实验室的目标上。
实验室主任贺金生回忆,他们向主管部门汇报了几个方案,上面都不满意,答复是“目标不可考核”,直到提出“双十计划”才获通过。“双十计划”指:在未来10年培育出10个牧草新品种,10个生态修复用草新品种。
“这下就像进球还是没进球那样,一看就知道目标有没有实现。”贺金生说,他们的实验室最终也入列首批标杆实验室。
首批20家标杆实验室还包括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担任主任的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担任首席科学家的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
在原有的中国国家重点实验
(责任编辑:财经)
- 查理·芒格的中国“朋友圈”
- 家长“盯梢” 开学倒计时你作业写完了吗?
- 厦门今日出伏 未来三天最高温32℃左右午后局部有阵雨
- 厦门启用无人机喷药作业 防治绿植病虫害
- 北京半马冠军疑似被“保送”,组委会称已成立专项调查组
- 厦门: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 最高可获2000万元补助
- 655艘厦门籍渔船结束3个月伏季休渔 开始出海作业
- 29件濒危木制品“闯关”被厦门海关截获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30期|大有能源遭海西州生态环境局索赔10亿
- 厦门市人才政策宣讲会走进火炬高新区
- 两金一银!厦门多个童声合唱团在全国性比赛中斩获佳绩
- 2019年厦门市建筑废土管理工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
- “这事很天涯”:七天七夜直播卖货,救不了天涯社区
- 福厦加开一站直达列车 单程运行时间为10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