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县城体制内的她们:除了催婚,还有呢?
据学者观察,还有呢县域体制内80后、县城90后出现性别比失衡,体制女大学生回到县城的催婚比率高于男大学生。(视觉中国 图) 2023年,还有呢东北某985高校硕士生林雯在吉林省县级市M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县城田野调查,完成关于女性硕士群体返回县域体制内职业选择的体制毕业论文。她研二时,谈到未来的就业计划,身边很多同学说,打算回老家。 这让她有些疑惑,“我们读书读了那么多年,回家会不会辜负当时的努力?我们在外已经接受了这么先进的教育,回家能否适应当地的各种环境?”林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M市邻近东北边疆口岸,盛产人参、五味子、山葡萄。在调研时,根据该市市委组织部向林雯提供的人员信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回到M市就业的女性硕士总体人数为72人,她们出生于此或随配偶来此就业,都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中,最年长的出生于1982年,最年轻的出生于1997年。 在2007-2011年间,回到M市就业的女硕士人数为11人,2012-2016年间为26人,2017-2022年则为35人,呈比例式增长;其中,农村户籍偏多,90后占比更高,有26人毕业于985、211高校,40余人毕业于省属重点高校。 这些女性回乡,除了缘于对故土的依恋情结,还因为近年来人才引进政策向县域社会的不断倾斜。以M市为例,部分岗位硕士学历可以免去竞争最激烈的笔试,通过面试即可获得事业编制,享受相应福利待遇。 一位受访者向林雯表示,自己准备就业时,已经想好要回家乡体制内工作。但正常国考、省考竞争大,她备考的时间不多,后来通过亲戚的信息,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回流。 在林雯看来,硕士学历的女性返回县域体制内就业的原因是多重的:大城市房价高企、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人不愿承受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等等。一位受访者觉得,回到父母身边,“家里人多多少少能帮点忙”。 据江西财经大学教授欧阳静观察,县域体制内80后、90后出现性别比失衡,女大学生回到县城的比率高于男大学生,主要源于家庭对男孩和女孩的预期和定位不同。家长根据传统观念认为,男生应该出外闯,女孩就要安稳,最好在父母身边。 对于二本、大专等普通学历的女性而言,回到县域的体制内则是更实际的选择,也更可能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县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密集的地带,对于女性而言,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更为明显。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到县城,会面临哪些冲突?她们又将如何应对? 回家考公前,李明雨在昆明“游荡”过两年。 她是云南人,本科毕业于昆明一所财经类院校的法学专业。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是李明雨的梦想,但那两年是灰色的时光,除了考研本身的难度,更难的是心态回到小地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特供酒”,全是“特假酒”
- 日照“最美船长”刘锦一勇救落水青年(图)
- 四部门联合开展“春风行动”
- 20宗海域使用权被注销
- 记者镜头下的人大开幕日
- 市国土资源局窗口提高保密工作意识
- 日照新增8所省级规范化学校
- 日照站火车票放票时间调整
- 以色列空袭伊朗,一场留有余地的报复?
- “艺安沙”获2012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
- 秦楼街道“网上课堂”成时尚
- 俩货车“夹”伤小轿车 幸亏无人员伤亡(图)
- 一周两公司上市,自动驾驶加速超车
-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日照代表团举行建团会议
- 岚山区粮食局做好春节期间军粮供应
- 日照新增8所省级规范化学校
- 受台风“格美”影响,湖南资兴特大暴雨灾害致50人遇难,15人失踪
- 日照市质监局探索实施分类监管模式
- 市国土资源局窗口提高保密工作意识
- 日照市50项文化活动贺新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