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榜:“AI为银行打工”时代,哪家银行更在乎数据安全?

在顶层设计下,数字时代政策强指引叠加AI大模型适时催生,金融家银据安数字化成为中国银行业竞争的银行关键战略。市场甚至为此惊呼,打工“AI为银行全面打工”时代正迎面而来。行更
事实上,乎数中国金融业的数字时代数字化一直行走在国际前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组织均高度关注中国数字金融的金融家银据安发展。(详见《黄益平:数字金融是银行很重要的中国故事丨首席访谈⑦》)。
但“数字智理”和“数据治理”已是打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体两面。监管机构俨然将银行业数据治理提上了日程。行更2024年8月2日,乎数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州银行”)因“数据治理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处以罚款60万元。数字时代南方周末“牧羊犬—中国金融业合规云平台”(下称“牧羊犬平台”)更显示,金融家银据安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8月11日,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及上述两家各地派出机构公布18张涉及“数据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报送”等问题的银行业机构罚单,总计罚超3600万元。
为客观科学地评价银行业数字智理和数据治理能力,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因应监管取向和市场自身迭变,将2023年数字金融榜和数据安全合二为一,并将两个指标评价体系合并与优化,且以2022年和2023年年报数据、ESG报告(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数据和牧羊犬平台数据为基础,对43家银行(包含42家上市银行和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算和排名。历时4个月余,制作“2024年金标杆——数字金融榜”初榜。
9月开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将在此初榜基础上增加或替换为银行2024年中报数据并对相关指标得分进行更新,还将对被测评银行进行深度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或线上调研。与此同时,将遴选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进行独立评选。在上述三类分值各占一定权重的基础上,将制作并发布“2024年金标杆——数字金融榜”。
四大维度25项子指标,新增6项反向指标
在数字化急速转型中,银行业不得不在“智理”和“治理”如何并重的棘手问题上步步为营。
因应监管取向和市场自身迭变,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将2023年数字金融榜和数据安全榜合二为一,并将两个榜单的评价指标体系重新梳理和优化,以更客观而科学地评估银行业的数字智理和数据治理能力。
基于银行一以贯之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此次榜单遵循了测评指标体系核心要素的高度延续性。2024年数字金融榜评价指标体系保留了2023年数字金融指标体系和数据安全指标体系对科技投入、数字化风控和制度流程等多项评价指标。
但随着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银行业数字化应用的实际效益和数据治理水平成为当前业内的重点关注领域。基于此,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2023年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升了数字化效能和数据安全维度的指标权重,并小幅下调了科技投入维度的权重。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量化测评银行数字化应用实效和数据治理水平,此榜单评价指标体系新增“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该指标是用于衡量银行利用风险加权资产生成净利润的效率的财务指标)“涉及系统安全的罚单数量”和“涉及系统安全的罚金”等多项定量子指标。
更值得说明的是,此榜单指标评价体系设有6项反向指标。反向指标得分越高,总得分相应降低。
在将2023年两个榜单指标评价体系合并且优化之后,2024年度数字金融榜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设定为“科技投入”“数据安全”“数字化效能”和“数字化风控”四大维度及其对应的25项子指标。相关指标因重要性不同而被赋予不同权重。
本次测评中的部分定性指标与银行的数据透明度密切相关。部分银行因信息披露不充分而失分。为让公众对银行数字化进程一目了然,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建议,各银行应在财报和ESG报告中详细披露数字金融领域的相关信息,提升数据透明度和可得性。
交行未进前十,信息披露欠佳
根据上述指标评价体系,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43家银行逾千项指标进行测算并排名。2024年数字金融榜显示,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综合评分位列前三。这与公众普遍的认知几乎相近。
但与公众认知迥异的是,有的农商行克服规模劣势,在数字金融领域发力并初显成效。反映在榜单上,两家农商行跻身前十,与国有行和股份行呈几近分庭抗礼之势。
在六大国有行中,五家银行晋升前十。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进入榜单前五。
较之2023年数字金融榜,邮储银行此次得分排名从第13跳升至第5名。邮储银行名次何以越超曾经的对手?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发现,该行在2023年年报中对网络应用技术成效、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应用成效和物联网应用成效等多项定性指标领域均进行了详细披露。与此同时,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83%,为六家国有大行的最优水平。
在银行普遍面临不良贷款率抬升压力之际,技术如何助力邮储银行应对挑战?邮储银行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全面优化了“看未来”模型(邮储银行基于科技型企业特点定制的评级模型),并推动了全行的风险管理从被动审贷向风险先行、引领业务发展转变。
继2023年数字金融榜后,工行再次进入数字金融榜前二。背后是工行对科技的持续高投入。在2022年高达262亿元的科技投入基础上,工行在2023年仍有272亿元的科技投入,同比增长约4%。
较之2023年排名第6,交通银行此次意外跌至10名之外,主因是该行信息披露不充分,部分定性指标因数据缺失而得分较低。
农业银行在数据安全维度几近满分,位居此维度之首。这主要因它信息披露充分且没有数据安全项下的罚单。
10家股份行首尾相距38名
作为第二梯队的股份制银行,被测评的10家股份行头尾相差38名,招行位居榜单之首,但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则在30名之后。一向注重数字化的平安银行在哪些指标上失了分?招行和兴业银行又在哪些指标得分中占优?
在2023年年报中,招行和兴业银行对数字金融领域均有全面且详细的信息披露。因此,两家银行在多项定性指标上获得高分。
从定量指标的维度观察,两家银行的多项定量指标的表现亦在领先水平。2023年,招行和兴业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分别为约2%和约1%,分别是上榜十家股份行中的第一和第三。这意味着,招行和兴业银行在数字化应用落地到业务场景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多项定性指标的高分),实现了远高于同行业水平的净利润转化效率。
与此同时,上述两行亦是股份行数字化风控的佼佼者。2023年,招行和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5%和1.07%,远低于十家股份行的均值(1.32%)。在10家股份行中,上述两行和平安银行同时具备较高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和较低不良贷款率较优指标。
外界普遍认知和观感不错的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在哪些指标上失了分?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发现,除了因信息披露原因导致部分定性指标得分较低外,上述两家银行还分别存在着信息科技投入降低(平安银行信息科技投入同比下降约8%)和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较低(浙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低于1%)的情况。
农商行十有其二,数据治理问题突出
国有行和股份行进入榜单前十并不出人意料,但规模较小的农商行跻身其中,可能颠覆了不少人的观感和认知。
无锡银行和沪农商行成为庞大农商行族群中数字化的领先者。得益于规模较小和前期投入较低等因素,上述两家银行呈现出信息科技投入力度加大(两家银行同比增速均值为约24%)和净利润转化率高(两家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4%)的共性。城商行中的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及北京银行亦逼近前十名。
由此可见,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中小银行的第一梯队同时具备了“小而精”和“易转型”的两大优势。
但在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的同时,中小银行数据治理问题较为突出。在被测评的43家银行中,监管机构发出的2023年全年涉及数据治理或系统安全的三张罚单全落在了城商行头上。其中,厦门银行因“违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定”“未准确报送金融统计数据”和“因系统原因发生未经授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等23条案由被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处以约765万元的罚金。在此指标中,厦门银行在数据安全维度的得分较低,并在榜单中垫底。
目标与底线不可或缺
上述分析表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不同的银行梯队之间,同一梯队银行之间,数字金融进程分化。
但较之财富管理榜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60分之巨(详见《财富管理榜:银行第二增长曲线,谁是领军者?》),数字金融榜中43家银行的得分较为集中,最高值和最低值仅相差30分左右。这说明银行业整体数字化战略趋同,且数字化水平普遍较高。数字化已成为各银行布局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从科技投入维度上观察,银行业整体呈现出中小行投入增速加快、基数较小和大行投入增速放缓、基数较大之势。
随着银行业对数字金融领域投入金额基数的不断提升,“数字化”一词几乎贯穿2023年年报中对所有业务的描述。一组定性指标数据将此尽显无遗:在43家银行中,43家银行披露了网络技术应用成效;37家银行披露了手机银行活跃度;36家银行描述了数字化的应用场景;34家披露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应用成效;29家披露了物联网应用成效;12家披露了智能预警等数字化风控的相关信息。具体而言,大部分银行已实现了业务上云、智能客服、在线风控平台发放贷款和全业务智能化预警的“AI为银行全面打工”的效果。
但从定量指标维度观察,银行业的数字化实际成效却是喜忧参半。在2023年年中,30家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呈现出同比下滑的态势。这意味着大部分银行的净利润转化比率较低。在全行业净利润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数字化业务运营领域的实际成效未能体现在银行的当期收益中。而与数字化在业务运营等领域的应用成效相反,32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下滑则显现出银行在数字化风控领域取得了较好效果。
毋庸置疑,无论数字化应用成效优劣,银行数字化已进入落地阶段。
前文所述2024年18张关于数据治理的罚单则警示银行,在进行数字“智理”的同时,银行更不可忽视数据“治理”的底线。
目前大部分银行在数据治理上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通过梳理43家银行的2023年年报和ESG报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发现,26家银行未披露数据安全部门的组织架构;25家银行未披露数据安全的相关制度文件发布和落实情况;20家银行未披露信息科技管理的内部专项审计情况。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在对其数字“智理”系统的不断更新迭代后,数字化的降本增效能力终将体现在银行的财务报表上。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对银行数据治理的要求亦会随之提升。为确保数字“智理”系统的安全稳定,无论规模大小,各行均应设立数据安全部门,并完善数据安全的相关制度。此外,各行还应通过信息科技管理的内部专项审计,及时跟进行内的数据治理情况,以符合或超越监管要求,实现“智理”和“治理”的动态平衡。
数字化成效无疑是银行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数据安全与有效治理应是银行一刻都不可松懈的底线。
相关文章
- 2024年10月23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傅信平左二)到鄱阳县调研。图片来源:上饶政法网)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江西法院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江西全省法院有15项工2025-05-07
- 近日,邮储银行连城县支行携手龙岩高速连城片区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连城县四堡乡,开展“悟传统文化,树清廉家风”道德讲堂主题党日活动。在四堡乡,党员们前往雕版印刷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05-07
- 海峡网5月29日讯闽西新闻网记者 蓝明丰 通讯员 邹建福) 28日,龙岩市举行“发挥检察职能 服务民企发展”座谈会,市检察院、工商联及各界代表共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2025-05-07
-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来,从加强预防、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完善监督、加大违法惩处力度等方面做了修改,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是2025-05-07
- 本期主持:南方周末记者王航点评嘉宾: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热点黎巴嫩通信设备连环爆炸导致近三千人死伤当地时间2024年9月20日,黎巴嫩贝鲁特,一2025-05-07
- 龙岩永定首家村网通 实体互联网服务站成立 通讯员 郑素梅 台萍海峡网讯福建日报通讯员郑素梅台萍)近日,龙岩市永定区首家村网通实体互联网服务站在该区虎岗镇城下村成立,标志着该村迈入农村互联网村级实体服务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