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读了十四年高三,《高十》导演“希望复读永远消失”

纪录片《高十》截图,唐尚画面中人为唐尚珺。珺读 (资料图/图)
最近一些年,年高每年高考季到来之前,高导总有各地的演希远消高三复读班班主任找到何汉立。他们希望在班上播放纪录片《高十》,望复问,读永“如果下载了拿到班里播放,唐尚应该不侵权吧?珺读”
整整十年前,2012年,年高广西师范学院(现南宁师范大学)毕业生何汉立获得一个难得的高导机会。这个二本学生与一批北上广名校的演希远消毕业生一起,入职广西广播电视台。望复不久,读永他被分到纪录片部门,唐尚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希望“洞察人性”的他,拍出了一部自觉“一生都无法超越的作品”——《高十》。
这是一个关于坚持和谎言的故事。纪录片的主人公叫唐尚珺,一名当时在念“高八”的复读生。第一次高考时,唐尚珺的分数只能上大专。从此,他走上了复读之路,并在第二年复读时,开始欺骗家人自己在南宁机电读专科。实际上,他一直在母校钦州二中,继续备战高考。
2014年,到了《高十》正式拍摄时,仍在复读的唐尚珺,在家人的眼中,是已经在南宁工作、月薪1600元、需要考虑结婚问题的成年人了。
起初,唐尚珺并不同意拍摄。何汉立与唐尚珺是初中同学,两人关系“像股票一样,起起伏伏”,初中时很亲密,何汉立毕业后,两人偶尔通信,但唐尚珺表达欲望不强。拍完片子后,两人的关系又变得亲密起来。
拍摄一直持续到2016年,最终呈现的版本只有半个小时。在纪录片的末尾,唐尚珺最后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他还带着已年近七十岁的父母,到北京游玩。那时,唐尚珺的父亲已被查出患有绝症。
然而纪录片之后,唐尚珺仍然选择了复读。在《高十》中,唐尚珺曾趁着醉意,对着镜头说,“我现在都怀疑‘知识改变命运’那句话是不是真的,小时候蒙了我很久,现在我后悔啦。”他曾对媒体表示,自己的目标院校是清华。
而何汉立,拍摄完《高十》后,他的事业走上正轨,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给他颁发“最佳新人奖”。他在南宁生活,买房买车,已有两个女儿。
现在,何汉立与唐尚珺的关系又“变得微妙”。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很多创作者把《高十》重新剪辑发布,更多人关注到唐尚珺,身在媒体圈的何汉立常常被同行询问,是否可以引荐采访。据何汉立回忆,唐尚珺对两次采访的结果都“不太满意”。后来,关于采访、高考分数以及录取院校的问题,何汉立不会主动询问。
2022年8月8日,复读了13年的唐尚珺,在社交平台公布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次引发关注。很多人劝唐尚珺,“上海交大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希望唐尚珺结束这段漫长的复读生活。与几年前不同,此番也有质疑声认为,唐尚珺已成为高考专业户,靠复读学校的奖金为生。
唐尚珺的高考为什么一直走不到尽头?何汉立渐渐体味到一种宿命感,“这种感觉笼罩着在农村地区成长起来的80
相关文章
从“观光式”向“沉浸式”转变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热力值”持续攀升
这个“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热力值”持续攀升。各地纷纷推出创新项目,带动文旅消费从“观光式”向“沉浸式”转变。层出不穷的新玩法,在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激发了假日消费新活力。重庆梁平体验高空跳伞2025-05-08- 本报讯记者 刘玮玮)5月6日,日照农民画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徐静,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宋芬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解世增,市政协副主席兼市美协主席林玉营出席了成立大会。徐静、解2025-05-08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实习记者 王艺臻) 5月10日,由山东省科协、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12年“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活动来到日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张厚英,中国科学探险学会常务理事张2025-05-08
- 本报讯记者 周伟)5月8日—10日,市创城办督导组先后到东港区、岚山区和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督导检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形式,了解创城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了工作改2025-05-08
- 2020年6月9日,成都,媒体记者探访四川省人类精子库。截至2019年底,该精子库累计捐精志愿者筛查人数为5370人,合格纳入的捐精人数为957人,合格率不到20%。 人民视觉/图)2022年7月132025-05-08
-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 通讯员 杨斌 王军) 截至5月7日18时,日照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036万吨,同比增长10.2%,仅用128天比去年提前15天突破亿吨大关,为顺利完成港口2.8亿吨全2025-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