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两个孩子,能不能上同一所学校?”
2022年7月,家里青岛市的上同所学一位父亲,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留下了这样一条留言:“老大摇号进了一所小学,家里老二还得摇号才能进同一所小学,上同所学如果摇不上,家里就得进入两所不同的上同所学学校。”他希望,家里青岛尽快出台类似“长幼捆绑”的上同所学政策。 8月11日,家里青岛市教育局回复称,上同所学将积极借鉴其他地市经验,家里评估实行长幼随学政策的上同所学可行性。 这条消息尤其引发家长群体关注。家里早在2022年4月的上同所学青岛市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由家长自愿申请长幼随学。家里 长幼随学意为多子女同校就读,南方周末记者发现,目前已有一些地市有相关探索,明确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家庭的多个子女,如因摇号等原因无法在同一学校就读,造成家长接送负担,可由家长申请长随幼或幼随长,或长幼同调,由教育部门统筹至同一学校就读。 2022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下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试行长幼随学政策。这是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实施的省份。 通知下发的两个月前,杭州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有人提交长幼随学的议案提案。政策迅速落地无疑透露一个信号:国家人口政策调整之后,城市地区已经出现多子女家庭同校就读的显著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教育厅的通知也划出明确的红线:不得出现大班额。 游青青是杭州本地人,大女儿10岁,读四年级。游青青婚后,一家住在公婆位于杭州西湖区的家中,大女儿也在那里上了户口,在附近上学。 2016年,小女儿出生。随着家庭条件逐步改善,夫妻俩在杭州市上城区天地实验小学旁买下一套新房,2019年交付使用。 住进新房是在2019年4月,小女儿也到了读幼儿园的年龄。搬新家的喜悦还未了,游青青的“噩梦”却开始了。 小女儿的户口落在新房,也就顺理成章读了新房附近的幼儿园。而已录取到西湖区某公办小学的大女儿,想要转学到离新房最近的天地实验小学,却绝非易事。 这是一所热门小学。上城区教育局局长项海刚介绍,该校址在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此后以出色的硬件条件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迅速赢得口碑,成为周边家长的择校首选。 2019年正是该校招生矛盾最突出的一年。校长王雷英回忆,部分被调剂到其他小学的家长集体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但是没办法,我们学校实在太满了”。 因此,游青青的大女儿只能留在西湖区继续上小学,与新房相距18公里。 丈夫在外地工作,日常接送由游青青和两位老人负责。每天早上,游青青送小女儿去幼儿园,下午放学接回,开车到西湖区家里。遇到晚高峰,18公里的路要走上一两个小时。 见大女儿的时间只有放学后。吃完晚饭,辅导一会儿作业,到了8点,就得开车带小女儿回新家。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三年。 (农健/图) 但在两个选一个,怎么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凉山整治“蹲地就餐”:半年宣讲2026场,餐具合格奖1万
- 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
- 新药临床试验乱象调查:专家“滥接”项目,协调员屡踩红线
- 俄罗斯“兵变”:“战友”为何此时此地调转枪口
- 五四青年节|“煤炭裁缝”“火眼技工”,他们用青春谱写华章
- 结婚领证这件麻烦的小事丨记者手记
- 印度航母杀手,新烈火
- 一字之差,一场变革:一年内超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更名
- 小镇疑云:一家四人被毒倒,毒鼠强从哪儿来?
- 热射病何以致命?超40℃高温来袭,如何预防?
- “手绘地图寻亲者”被拐案一审宣判,两名被告获刑
- 基因研究显示蝴蝶约1亿年前诞生于北美洲
- 美对进口电影加征关税使“电影业陷入停滞”
- 《速度与激情10》家人们,观众已经累了
- 欧洲的鸟类为什么大规模减少?
- 多地进入“烧烤模式” 今年会比去年更热吗?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喜提“太空新居”
- 大叔自证未在地铁偷拍仍遭曝光,其子称已报警!希望对方道歉
- 杭州女童电梯坠亡案一审宣判:被告人吴秀芳获刑一年,缓刑两年
- 一名高校教师的博士学位诉讼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