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萍:做日照楼宇经济创新发展的一颗种子
李艳萍:做日照楼宇经济创新发展的一颗种子
开栏的话 11月19日,全市聚力双招双引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总结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召开,日照动员全市各级切实把创新打造成日照最靓丽的经济城市名片和最强劲的发展引擎,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
当创新与日照相遇,会发生什么故事,日照交汇何种旋律,经济演绎怎样精彩?创新
从今天起,本报特别推出“日照创新故事”专栏,发展带您一起去寻找那些每天奋力实现自己“小目标”的李艳楼宇创新人才、创新团队、日照创新企业、经济创新单元,创新一起去发现那些矢志将这些“小目标”熔铸成日照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大目标”的发展力量与基石。敬请关注。
11月17日,初冬的日照首次大降温后的第二天,也是全市聚力双招双引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第二天。
当观摩会与会人员来到日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项目观摩时,项目讲解员———楼友会创始人兼CEO、颐高集团副总裁李艳萍让人印象深刻,而她一口浙江口音的普通话,仿佛在大家面前打开一扇窗:“自5月17日颐高集团与日照市签订合作协议到11月3日开园,仅仅用了169天。这是一栋楼的速度,更被称为日照速度。”
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李艳萍,拥有15年科技孵化器、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实战经验,是国内孵化器创新运营探索者,具备多年的创业辅导经验。
创新与探索已经融入李艳萍的血液。她认为互联网时代追求的是分享,生存在楼宇之间的人们应该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于是2014年她创办了楼友会创业咖啡馆。“楼友会致力于为区域创新创业和人才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围绕‘创新’和‘人才’两大模块,打造双创孵化平台和人力资源平台,服务于每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与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
这种创新精神和实践,与正在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日照不谋而合。今年5月份双方签署协议,浙江颐高集团与市内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成立合资运营公司,负责产业园内的产业规划、形象提升、招商运营等工作。李艳萍成为主要负责人。
这种合作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实现了专业人干专业的事。新模式带来快发展,目前该产业园有10人的专业运营团队,已帮助园区引进智联招聘、58同城、亚太人才服务研究院、南非金雅迪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等26家国内外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其中58同城入驻园区后,业务量增长20%,为日钢等企业线上匹配岗位信息7000余人次。而产业园在当年就可以实现营收10亿元,税收5000万元。到2020年,将实现营收30亿元,税收1.5亿元。
新模式还让产业园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短短几个月时间,在李艳萍与市区有关部门的筹划下,该产业园已先后成功举办了日照市第一届人力资源服务交流会和第一届高层次人才发展论坛。论坛邀请了美国、法国院士、专家,上海、深圳协会会长等嘉宾来到日照与企业人才面对面交流互动、洽谈合作,吸引了来自全国24个省的600多人参会。
这让产业园首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超过20人已成为现实。“目前我们已经签约了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人民大学等8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欧美精英创业家协会、德中工程交流协会等20多家海外人才引进机构。另外,我们在美国硅谷成立了楼友会·硅谷基地,建立硅谷与国内对接的桥梁,可以把硅谷的精英人才、好项目带到日照,将人才、项目、资本有效整合利用。”
“日照各级各部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李艳萍说,虽然不是日照人,但经过几个月的合作,这座美丽的新兴海滨城市已经成为她的第二故乡。下一步,颐高集团将在日照投资更多项目,也发挥在浙商中的影响力以及挖掘200多家合作投资机构资源,推荐更多企业来日照投资,为日照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助力。
“日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不是国内最早也不是最大的,但我们要做最符合日照本地需要的产业园,打造最有特色、最具活力的产业园。”李艳萍这样告诉记者,“希望我们能成为日照楼宇经济创新发展的一颗种子,为日照的发展作出贡献。”(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责任编辑:热点)
-
2025年4月16日,国家矿山安监局召开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南方周末记者杜寒三|摄)2025年第一季度是近十年一季度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最少的一年。4月16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召开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详细]
-
交通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出租车违法行为如遇无良司机,旅客可拨打12328投诉厦门日报讯记者 汤海波 通讯员 魏晓红 辜永志 林明和)记者从市交通执法支队了解到,1月1日至10日,交通执法人员查获拒载、绕 ...[详细]
-
东南网1月9日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戴森茂)9日,记者从厦门高速交警获悉,2020年春运时间为1月10日周五)至2月18日周二)结束,为期40天。其中,2020年春节长假时间为1月24日至1月3 ...[详细]
-
东南网2月2日讯本网记者 邹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需要办理社保方面的相关业务,有没有不出门、不见面的方法?”针对网友提问,2月2日,记者从厦门市社会保险中心 ...[详细]
-
“特朗普2.0”时代,伊朗如何寻求“核”平?丨智库视点2025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2.0”时代正式到来,为世界范围内的既有冲突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在中东,这种不确定性更具有负面色彩。2024年的中东,见证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 ...[详细]
-
海西晨报讯记者 晋君 通讯员 黄晶晶)近日,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委文明办、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及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联合发布文件,公布了2019年度福建省“老年人健身康乐家 ...[详细]
-
东南网1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崔晓旭/文 吴晓平 沈威/图 通讯员 郑加菊)一月的鹭岛,温暖如春,环岛路上,五彩斑斓的花海如期而遇。为营造喜庆的春节氛围,厦门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环岛路、嘉禾 ...[详细]
-
在疫情有效控制前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严禁开展线下培训活动厦门日报讯 记者 佘峥)厦门市教育局昨天发布消息,在疫情有效控制前,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严禁开展线下培训活动。市教育局昨日下发《关于疫情有效控制前校外培 ...[详细]
-
5月6日,体育总局科教司发布关于2025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其中,全红婵拟保送暨南大学,黄雨婷拟保送浙江大学,盛李豪拟保送北京体育大学。全文如下: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2025年优秀运动 ...[详细]
-
东南网1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崔晓旭/文 吴晓平 沈威/图 通讯员 郑加菊)一月的鹭岛,温暖如春,环岛路上,五彩斑斓的花海如期而遇。为营造喜庆的春节氛围,厦门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环岛路、嘉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