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想知道,究竟是谁在生二孩?
2024年8月9日,知道湖北武汉,究竟市民在汉口江滩与“一家五口”雕塑合影 (视觉中国/图)
两个不同世代的生孩女性决定研究城市里的二孩家庭。
蒋莱生于1970年代末期,知道是究竟一个“00后”孩子的母亲,在她生育的生孩21世纪初,普婚普育和隔代养育是知道社会主流,过了28岁还未结婚的究竟会被称为“剩女”,不生育则被视为自私,生孩或是知道生理有缺陷。
沈洋呢,究竟生于1980年代中期,生孩是知道一位二孩妈妈。在她生育的究竟2019年,上海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仅为0.6,生孩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为31.66岁,她也成为家族同辈中唯一生育了下一代的人。生育已经成为一件需要勇气的事——这意味着高额的养育成本和大量的时间投入。母职惩罚、生育损伤和不婚不育的声音齐头并进。
她们的研究从2015年初开始。彼时全面二孩政策尚未放开,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正在做女性领导力研究的蒋莱发现,无论政界、商界还是学术界,女性总是受困于中下层,难以晋升,她们身上始终绕不开的话题,是生育和育儿。她和沈洋都很好奇:生育二孩及多孩的女性都是哪些人?她们为什么生?生育后,对她们在职场上的影响有哪些?
这项研究持续了六七年,她们访谈了四十余位城市中产女性,她们大多接受过优质的高等教育,其中半数以上是二孩及多孩妈妈。这些女性都曾是职场妈妈,其后或由于育儿压力,或出于个人原因,一部分人回归了家庭。
这些女性生育二孩的原因各种各样——恐惧“失独”、“希望孩子有个陪伴”和“避孕失败”是她们最常提及的。让沈洋惊异的是,“过去看西方的文献,那些愿意生二孩的女性可能是由于丈夫参与更多,但是我做了访谈之后发现,爸爸参与育儿的比例普遍偏低,受访者生二孩的理由与丈夫是否参与育儿关系不大——这背后受到很深的父权制的影响。”
沈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
蒋莱和沈洋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比如二孩随母姓的家庭,女方家庭通常对小家庭在经济上、育儿安排上付出得比男方家庭更多,这可以说是在父权的制背景下,由于女方家庭提出了反传统要求而进行的过度补偿。这些发现被蒋莱和沈洋集结成书《新生育时代》,于近日出版。
有意思的是,研究进行期间,沈洋也从一位尚未生育的女性,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五年前,目睹丈夫的家务劳动投入,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决定生育二孩,是因为她在工作上感觉碰到瓶颈,“想生个孩子转移一下注意力。”但更重要的是,与她笔下的受访者一样,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陪伴,“等我和丈夫百年之后,她们可以携手迈入我们没有机会经历、也没有能力预测的未来。”
我们的对话从城市中产妈妈生育二孩的原因开始,谈到了她们日常需要的支持体系、心中理想丈夫的模样,也谈到二孩实践中的具体困难、母职惩罚,以及多孩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就像她们在书中所写的一样,“在对生育女性的要求远远超过支持的转型时代,在家庭友好、妇女友好、生育友好文化任重而道远的阶段,探讨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反思两性角色与父职母职的差别,不仅能推动性别平等的加速发展,也为生育带来新的理解视角。”
蒋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
南方人物周刊:既然女性既要主外,又要主内,你们也在书中指出,目前国内0-3岁的托育机构普遍缺失,她们为什么还想生二孩?
沈洋:很多受访者都提
(责任编辑:证劵)
-
台风“贝碧嘉” 今晨登陆上海浦东,为1949年以来在沪登陆最强台风
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强台风级)的中心已于今天16日)7点30分前后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 “贝碧嘉”也超越4 ...[详细]
-
杨军在东港区调研督导村“两委”换届工作时强调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本报讯记者 许静)3月20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到包联乡镇东港区三庄镇调研督导村“两委”换届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成永举)为切实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我市从3月上旬开始,至4月中旬全面开展春季动物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 ...[详细]
-
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海军将于23日前后在沿海10多个城市港口同步举行舰艇开放活动,30多艘海军现役舰艇与公众见面,其中多型为首次公开面向公众开放。开放舰艇数量、型号均为历年来海军舰 ...[详细]
-
超超在视频里的前后反差受访者提供/图)“宝贝女儿,上班辛苦了,你真的特别棒!”视频里的博主直视镜头,喊你宝贝,给你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这对中年夫妻的视频场景涵盖了孩子从小到大的每一个阶段,每个人都可以 ...[详细]
-
厦门日报讯 记者 林岑 通讯员 林晓蕾)近日,国家级智库机构——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了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榜单。厦门市海沧区首次冲进榜单,福建省上榜城区数量从原先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滕聿刚)3月16日至17日,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宗教事务局局长马文艺来我市调研民族宗教工作。副市长孙雨陪同活动。 马文艺先后到市区清真寺建设工地、莒县清真寺、莒县浮来山定林寺等场所 ...[详细]
-
东南网4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林依静)4月15日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日前,厦门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发出厦工劳监函字〔2025〕4号文件,向 ...[详细]
-
“成功!”昨日17:40时许,来自安徽代表队的75+公斤级选手孟苏平以总成绩330公斤获得了冠军,为2016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在岩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75+公斤级 ...[详细]
-
东南网4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昌利君 林泓)近日,湖里区231个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完成,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自2015年起,湖里区在全国率先探索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在全市率先实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