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今日副刊|评赵德发长篇小说《经山海》

今日副刊|评赵德发长篇小说《经山海》

2025-05-07 07:31:59 [军事] 来源:光速调查晚报

未标题-1.jpg

站在历史的高度

--评赵德发长篇小说《经山海》

  猛一看到《经山海》这个书名,我心中一震。副刊《山海经》《经山海》,评赵字的长篇顺序这么一调,就有了别一种意味。小说

  《山海经》是中国的创世纪经典,而《经山海》是副刊写了本书的环境,是评赵过程,也是长篇时代的隐喻。这让人想起曹操的小说《观沧海》,但曹操的今日经山观沧海是感性的,本书的副刊经山海是实践和创造,它赋予了历史一个新的评赵面貌、新的长篇内涵。所以一看书名,小说便陡添曹操观沧海的那种豪情,还有经山历海传统意义上的感受。

  据作者讲,这名字是《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给改定的。责编李兰玉开玩笑说:“这个标题太好了,将作品的格局总结和提升了。作为责编,充满羡慕和嫉妒。”当一个作品的名字让读者有了联想,就增加了分量,凭添了诗意,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一看就不忍释手。虽然作者仍然是那种老老实实的白描手法,一五一十娓娓道来,但主人公吴小蒿的命运却无时不牵着读者的心。无怪作者在《后记》里说:“我目不转睛,聚焦于她,她的出身与遭遇,让我牵肠挂肚。在长达一年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心思全在她的身上,甚至为她哭过几回。”小蒿在书中向我们一步步走来了,她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经历着她的柔肠、她的刚强。

景山还.jpg

  其实,主人公吴小蒿是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女干部中的普通一员,在现在的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随时可遇。因为作者写出了她的精气神,于是小蒿活了,有血有肉,神气活现地站在我们的面前。我很喜欢作者的叙述方式,不急不缓,不渲染不作势,只是不紧不慢的大白话,作者、读者、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读者一看都觉得小说这样太好写了。其实“工夫在诗外”,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手法而已,把你骗了,骗得你口服心服,从中看到了作者的老道、精道,不由人不服!

  首先,作者站到了历史的高度,于是主人公也站到了历史的高度,自然也有了历史的视角。作为今天大都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乡镇干部,吴小蒿是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高材生。有人说,历史学是贵族之学,是闲人之学,殊不知,历史学是母学,不知古焉知今,更惶论未知的明天。作者用“历史上的今天”结构小说,每章前都有历史上的今天,主人公的今天,女儿点点的今天,都嵌进去了。其实也就是昨天、今天、明天都涵盖了。点点不就代表着未来吗?于是,历史上的今天不仅有了沧桑,更与主人公息息相关,有了鲜活的生命,把线性的历史化作一片生机,这不是点土成金吗?将新时代的历程与个人命运处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下,便具有了历史意义,有了历史的标高,跟一般的芸芸众生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有了高度和厚度的人物,是“这一个”,作者的出手不凡就在这里,于是蒿草成了灵芝,成了仙草。作者也给爱好写作的人们一个点金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小蒿的所作所为,都与高远的眼光、视觉有关,所以才能点土成金,才有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业绩。

  在农村基层政治生态中,刚入职副镇长的小蒿无疑是个菜鸟,不懂政治,就要碰壁,才有了“开车门”事件。她平生第一次作检讨,却成了她成长的发酵素。但就是这一系列的“不成熟”,让她快速地融进了这个政治生态环境,真实可信。无疑,深谙这一政治生态特点的作者,曾长期在县乡基层工作,这一文学提炼真是锦上添花,让人叫绝!这就是小事不小,里面玄机深藏。作者善于从日常工作、生活的小事入手,把生活万象显现出来,给读者一片繁花,原汁原味,又生机盎然。好像不是作者写出来的,是他照相一般把生活搬到了读者面前,五味俱全,一镜到底,笔随心走,墨与情谐。于是,以小蒿为首的新一代创业者们,承载着齐鲁大地上传承已久的人文精神,在新时代建功立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抗鼎人物,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风采。

  西塞罗说的好:“如若人类的生活不与其祖先的生活结合起来,并被置于历史的氛围中,那它又有什么价值?”不容置疑,历史学是人类进入宇宙和理解宇宙的途径,历史学系毕业的小蒿,得益非浅。在镇长的位置上,干得风生水起。这不能不归功于她的历史学功底,让她有了超越现实的眼光。

  眼下,传统文化流失日益严重,需要更多人去维护传承。小蒿深知自己肩上的分量,她首当其冲,站在了前沿。历史是梦幻般灵感的来源,是维生素片,在启发人们智力的同时,强身健体,激发潜能。她一系列的创新作为,无不与保护、开发历史有关。发掘古民乐“斤求两”,修建渔业博物馆,还有海上乐游,山村冶游,哪一个不是在历史的遗留上作文章?鉴古知今,历史开阔了我们的想像,培育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良好的范例,这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

  逝者如斯,故垒仍在。小蒿们在古人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历史,有一天,这一切都会成为后人研究的历史。今日吾辈为前人浩叹,安知后人不为吾辈浩叹!历史是客观的,不是任意让人们打扮的小姑娘,不客观的是我们对历史的认知,要善于从历史变化中领悟出亘古不变之规律。总之,历史在人们成长中有越来越多的借鉴作用,在增强创造力的同时,也增添了人的气质与文化底蕴。生活充满变化,唯一可帮助我们了解变化和现代化协调的一个简单办法,就是掌握历史。

  古埃及人说,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无疑,这也是小蒿的杀手锏,眼光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眼光是金,它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和宽度。小蒿的历史眼光,让梦想变成现实,让现实扎上了翅膀。作者的生花妙笔,及时地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真实面貌,干部的心理历程。(徐璧如)


(责任编辑:科普)

推荐文章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质量强链”成绩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质量强链”成绩单 2025年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5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介绍了中国在时间频率体系建设方面的新进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一 ...[详细]
  • 杨军 李同道走访敬老院看望百岁老人

    杨军 李同道走访敬老院看望百岁老人 10月19日,李同道到莒县招贤镇看望百岁老人,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莒县招贤镇前王家春生村的王汝圣老人今年已经100周岁了,他和大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精神矍铄,生活能自理。在王汝圣老人家中,李同道与他亲 ...[详细]
  • 日照将建成三大特征生态城市

    日照将建成三大特征生态城市     本报讯(记者 张磊) 10月31日,记者从市环境保护局获悉,日前,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日照的决定》,全面安排部署生态日照建设工作。明确了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以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 ...[详细]
  • 6名日照学子获国家级奖励

    6名日照学子获国家级奖励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爱粮节粮”征文比赛活动中,我市共有6名学生获国家级奖励。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2012“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经国家终评,日 ...[详细]
  • 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零售战略不能急于求成|透视金融业2024年报⑥

    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零售战略不能急于求成|透视金融业2024年报⑥ 作为股份制银行梯队中的体量第三名,总资产接近10万亿元的中信银行曾长期被称为“对公之王”。至今十年间,它发力补短板的“零售第一”战略是否已有成效?在零售业务不良率上升成为行业性趋势时,中信银行是否例外 ...[详细]
  • 日照港环卫工人亮“绝活”

    日照港环卫工人亮“绝活” 本报通讯员 王洪勤 10月22日,驾驶日照港垃圾车的张师傅在港区清运垃圾时,两个垃圾箱轮子坏了无法移动,于是张师傅就开始倒车,使垃圾车叉手正好扣住垃圾箱作手,才提升垃圾箱。在垃圾处理场,老张把车后轮 ...[详细]
  • 日照今年重点推进63个旅游大项目

    日照今年重点推进63个旅游大项目     本报讯(记者 张磊 实习生 赵雪清) 今年,我市确定重点推进的市旅游大项目63个,累计总投资3352.5亿元,数量和投资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旅游项目呈规模化、大型化发展趋势,这 ...[详细]
  • “一表通”将审批环节压缩一半

    “一表通”将审批环节压缩一半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10月31日,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我市实行的“一表通”服务使得审批效能提升,将建设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备案、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5个环节一并纳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环节,建设项目 ...[详细]
  • 央行“放大招”,超5100只个股上涨

    央行“放大招”,超5100只个股上涨 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视觉中国/图“这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202 ...[详细]
  • 日照市司法局预防化解矛盾促和谐

    日照市司法局预防化解矛盾促和谐     本报通讯员 刘纯 姜红    近年来,市司法行政系统广大调解组织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90%以上的一般性矛盾纠纷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一级得到了有效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