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日照实践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通讯员 陈海文 张潇元
日照一花园小区319位业主终于拿到了不动产权证。
“这个小本本儿,俺们盼了20多年。建设践”业主李先生激动地说。自然资源照实原来,法治由于小区土地使用权类型为划拨,建设践无法办理土地出让,自然资源照实致使小区319位业主一直没有拿到产权证。法治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法治工作室获此消息后,经过深入调查找寻症结、自然资源照实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研究,法治最终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件烦心事儿。建设践
“我们通过设立法治工作室,使法治从不动产登记业务前的法治政策咨询宣传、不动产登记过程中的建设践依法行政,延伸到不动产业务自身无法解决问题的法律救济,运用法治手段化解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市不动产登记大厅法治工作室负责人说。
据统计,该法治工作室设立以来,接待咨询法律的群众800余人次,答复咨询来信来访300余件,通过提请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化解历史遗留问题3件,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而这,也仅仅是我市以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的一帧画面。
去年,市自然资源部门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双基”建设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开展“法治工作室”建设,分别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大厅、莒县局执法监察大队、东港区行政服务中心国土窗口设立法治工作室,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法治服务,延伸法治纵深度,开创了自然资源依法行政新局面。
在零距离服务办事群众的同时,市自然资源部门还依托法治工作室,进一步深化服务理念、延伸服务触角,全面提高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能力。
以东港区法治工作室为例。作为日照市的驻地区,东港区城中村改造的数量多、重点项目多,土地征收任务繁重。该法治工作室运用征地前介入普法宣传、法律咨询、一般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大矛盾前期法治引导等方式,打通了法治工作“最后一公里”,保证了土地征收依法规范运行、重大项目依法依规落地。
该法治工作室运行以来,创造了东港区土地征收项目“国土加速度”。山钢安置区、青连铁路、鲁南高铁清障工作进展顺利,未发生一起土地征收信访案件;旅游新地标东夷小镇安置区建设迅速,15万平方米的回迁安置楼3年全部建成,圆了村民“新房梦”。
值得一提的是,莒县法治工作室围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聚焦辖区违法用地案件查处,不断创新法治思维,完善建设载体,从建好提供服务“人才库”、组建普法教育“宣传队”、做好案件审查中转站、搭建矛盾化解“调处室”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普法渗透力,充实了基层法治力量。
随着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深入,更多的创新普法宣传载体也加入到法治工作传播阵营中来:通过法治诗词大奖赛和摄影大赛,打造“法润日照”普法品牌,在全市掀起了一股普法学法浪潮;与专业律师事务所合作,建立疑难案件会商机制,提高调解能力;与曲阜师范大学建立教科研基地,在丰富学院教学实践内容、拓宽学生实践渠道的同时,推动我市法治实践能力和法治宣传教育内涵的全面提升……
得益于一例例创新的法治实践,“自然资源依法行政”已成为日照的新名片。2018年8月23日,全省“双基”法治建设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现场推进会在我市举办,日照经验在全省推广学习。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心堂退回医保基金1070余万元,零售药店如何守住合规经营底线?
- 五莲山风光摄影展在日照图书馆开展 万余人次观展
- 日照各部门积极抵御寒潮 气温26日开始迅速回升
- 山东新增9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日照两城河口等在列
- 李萍:在中兴通讯做研发,是什么体验?
- 五莲山风光摄影展在日照图书馆开展 万余人次观展
- 连线省“两会”:日照团代表进言献策话民生
- 私购烟花赚差价 日照男子车载180箱“震天雷”被抓
- 马拉松“超级周末”上演,赛事总规模超过了40万人
- 去年日照市城市、农村低保月人均标准同比双增长
- 日照实施食品经营许可 《食品经营许可证》开始发放
- 日照源头入手“全程服务”农民工 提高组织化程度
- 限购、停牌、高溢价:疯狂的QDII基金
- 2016年日照开发区将投22.6亿元建现代化新城
- 日照遭遇寒潮将大幅降温 农技专家支招防寒防冻
- 日照明确年度工业经济运行路径和提速提效目标
- 昆明:没有夏天的城市,没有安放生活的阻力
- 日照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安排部署今年政法工作
- 日照水产养殖业顺利应对强寒潮 养殖情况良好
- 2016年日照开发区将投22.6亿元建现代化新城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