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被解救的砖窑“黑工”

被解救的砖窑“黑工”

2025-05-07 07:52:38 [科普] 来源:光速调查晚报

2024年5月,黑工魏大力被警方发现时的被解情景。南方周末记者 吴小飞 摄

2024年5月,砖窑魏大力被警方发现时的黑工情景。南方周末记者 吴小飞 摄

最近这两个月,被解魏大力成为了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前魏窑村的砖窑“红人”。年长的黑工村民们聚在一起时,免不了要说起时隔二十年再次见到魏大力的被解情形。

2024年5月上旬,砖窑离家二十载的黑工魏大力被邻镇派出所民警从一家砖窑场中解救返乡。不管是被解亲人还是乡邻,再次见到魏大力,砖窑都明显感受到他的黑工异常。在众人对他的被解描述中,重复频次较高的砖窑有:不愿说话、不敢见人、面容憔悴、神情呆滞。

魏大力的哥哥发现弟弟身上有不少旧伤,且反复提到“胳膊长的人”要打人。他认为,弟弟在砖场“吃得差,住得孬,干苦活,还长年不发工资”。

村干部等人在跟派出所交接认领魏大力事宜时还发现,事发砖场还有四五名中年男性工人与魏大力情况类似,能看出举止明显异于常人。而这几人,都“受雇”于包工头张某,在砖场负责砖块装车的工作。

2024年7月,张某在电话中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当地警方以上述工人精神异常、不适合从事相关劳动为由,要求其立即终止与工人的劳动关系,并要求其支付二十余万元作为上述工人此前工作的总体劳动报酬,否则将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魏大力分到了四万五千元。村干部解释,这笔钱是魏大力在砖场搬砖一年多的劳动所得,也是警方、村干部结合其他被解救工人的情况、根据张某的支付能力所争取到的最大额度。

“失踪者”

5月8日,前魏窑村村干部魏明理接到了界首市舒庄派出所负责人的电话。电话中,这位负责人提到“失踪”二十年的魏大力,并向魏明理核对了魏大力及其家庭成员的信息,随后又发来一张魏大力在一家砖场工作的照片。

照片中,一个打着赤膊的中年男子站在载有红色砖块的卡车旁,形容消瘦,锁骨清晰,右肩隐约可见疤痕。被拍摄时,他脸色苍白泛黄,满脸胡茬,眉头紧锁。他的背后是一个简易工厂大棚和一段铁灰色的矩形运砖传输带。

“派出所说他们在排查流动人口时,无意中发现了几个人,通过人脸图像结合公安系统的大数据对比,发现其中的一人很可能是我们村的魏大力,所以联系我们去认人领人。”魏明理回忆。

从警方提供的信息,魏明理基本确认这个人是本村村民魏大力。但二十年前魏大力离家时,魏明理只有十几岁,印象模糊。魏明理将照片分别发给自己的父亲和魏大力的姐姐和哥哥,均得到确定答复。

5月9日,魏大力的哥哥跟着村干部等人到舒庄派出所认领魏大力:“我一眼就认出那是俺兄弟,虽然过了二十年,人的五官、大致的样子不会变。”魏明理的父亲则观察到,魏大力还保持着和小时候一样的习惯,每到不安紧张时,就会双手交握搓拳。

只不过,眼前的魏大力,早已不复二十年前的神采。“浑身脏得很,身上脏,衣裳脏,连头发都脏,一股子馊乎乎的味儿,又瘦又傻。”魏大力的哥哥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二十年前,二十来岁的魏大力怀揣发财梦离家去东北打工,走之前还向姑姑和老村主任借了几百元钱,从此杳无音讯。在长姐和哥哥的记忆里,作为家中老幺,魏大力自幼在家人的宠爱下长大,虽然只是初中学历,但性格阳光机敏,非常健谈,“见到人老远的就热乎地叫人,很亲人”。

如今再相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魏大力抗拒回家。5月9日参与认领的多人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金像奖结果揭晓!《九龙城寨之围城》成最大的赢家

    金像奖结果揭晓!《九龙城寨之围城》成最大的赢家 4月27日19时30分,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于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本届金像奖主视觉设计以繁星为主要形象,表达“每颗星星都有生命,终其一生都在进行合成进化,凝聚足够温度,恒星便会诞生。犹如 ...[详细]
  • 职业技术学院1500名大学新生同上国防课

    职业技术学院1500名大学新生同上国防课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9周年,也是国务院确立的第十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当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和武警岚山边防检查站共同为该校1500多名大学新生开展了系列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热情,这也成为大学 ...[详细]
  • 关于对电费收费系统进行升级的通告

    关于对电费收费系统进行升级的通告 日照供电公司关于对电费收费系统进行升级的通告 尊敬的电力客户: 为更好地方便广大电力客户交纳电费,日照供电公司将于国庆节期间对电费收费系统进行升级,在此期间,市区所有银行代收电费业务和供电公司营业厅柜 ...[详细]
  • 我市全力做好“三秋”生产准备工作

    我市全力做好“三秋”生产准备工作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近期,市农业局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全市“三秋”农业生产各项准备工作。 精心规划小麦高产创建和保护性耕作示范片。各级农业部门精心规划了今年秋种小麦高产创建单产过400公斤 ...[详细]
  • 不可低估家族企业“二代”接班的难度

    不可低估家族企业“二代”接班的难度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大批民营家族企业到了集中“交棒”的时刻。但外部经济周期叠加行业内部转型,“二代”不一定接得动,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愿接班”。有学者研究表明,“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接班,更小一部分人能够顺 ...[详细]
  • 日照组团参加第14届“投洽会”

    日照组团参加第14届“投洽会” 本报讯记者 刘家富 通讯员 宋兆银)9月8日至11日,副市长万同带领各区县和市台办、市商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第1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 期间,我市代表团 ...[详细]
  • 日照中秋期间发送旅客61万余人次

    日照中秋期间发送旅客61万余人次 道路运输平稳有序 本报讯记者 李敏)中秋假日期间,全市道路运输共投放客运班车3160辆次、公交客车1510辆次;共办理加班87个班次,包车19辆次,发送旅客达61.5万人次,未发生一起道路运输责任 ...[详细]
  • 市委宣传部“三心三创三善”创先争优

    市委宣传部“三心三创三善”创先争优 日照日报讯通讯员 周彬彬)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市委宣传部机关结合系统内进行的“素质提升工程”,扎实开展了“三心三创三善”活动,要求机关干部在工作中做到“三心”(真心、用心、 ...[详细]
  • 花1元治空气,可换来3.5元回报|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

    花1元治空气,可换来3.5元回报|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 2024年9月5日,蓝天下的北京首钢园区,PM2.5仅为1微克/立方米。南方周末记者宋炳晨/摄一场夜雨洗去了北京城的喧嚣,天空宛若碧玉,在昔日首钢园区冷却塔后展开,远处西山上的小亭清晰可辨。烟囱高耸, ...[详细]
  • 日照2010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启动

    日照2010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9月18日,日照市2010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市政协副主席戚素芬出席启动仪式。 本次科普日系列活动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宗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