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三所院校开设,女性学专业如何走向主流?
2016年6月,全国湖南女子学院毕业典礼。院校业何 (视觉中国/图)
“我们是开设女性学的学生,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女性课?”2013年,在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大一的学专《礼仪与修养》课上,学生们针对授课内容发出疑问。走向主流
已经是全国九年前的事了,但李思依仍旧印象深刻。院校业何三四十人的开设教室里,穿着优雅知性的女性中年女老师放着一页页PPT,标出女性领导者在不同场合下合适的学专妆容、穿着及仪态举止。走向主流几位同学提出异议,全国“这样的院校业何课程背离了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
彼时,开设那群大一新生刚刚接触女性学,她们对于自己专业的一个基本共识是: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成为自己所定义的女性。
老师的态度也很开放。那堂课结束后,班委发放了一份问卷收集意见,系主任和任课老师专门组织了一次开放式辩论会,讨论女性学的学生是否需要学习女性礼仪课程。
在中国,女性学曾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新兴学科。它起步于1980年代,又随着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而落地生根。但它的学科建制在很长时间内徘徊不前。2022年8月底,山东女子学院新增的女性学专业迎来第一批学生,29人,清一色女生。该校女性学教研室主任李桂燕感叹,这“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准备”。此前,中华女子学院和湖南女子学院分别在2006年和2012年开设了这一本科专业,授予法学学士。
女性学学者常常提及的话题是,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她们也无法说清,建制与否,究竟哪条路走得通。
“我还以为是淑女班嘞”
家长们常常询问的问题包括:女性学学什么?招不招男生?毕业后去哪里?
“女子院校如果没有女性学专业,就没有抓手。”负责主要申报工作的山东女子学院教授王慧表示。
女性学的学科建设始于本世纪初。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规定,要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课程。此前的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在社会学下设立女性学硕士专业方向。
山东女子学院在2003年就设立了女性学导论课程,一门面向所有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同年,又成立了女性学教研室。
尽管课程建设早有基础,“但关于女性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还没统一,这影响到专业和系的设立”,王慧说。
师资力量分散也是一大棘手问题。女性学要求老师具备社会性别意识。但这个领域横跨社会、法学等多学科,“老师多来自其他学科专业,有时甚至用男权视角分析女性议题”。
尽管已有两个院校先行设立,王慧还是希望“等到条件稍微成熟”。她希望培养出一批“在观念上不接受传统”,并且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事女性与社会发展工作的学生。
然而,学科设立与否直接关系到人财物资源的获得。如果女性学只是作为一门公共课,教师没有自己专业的学生,专业归属感往往不强。
在教育部门,决定专业是否开设的评估指标多是社会需要。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孙继静曾参与该校女性学专业的设立工作,她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更看重“整体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在她看来,女性学如果
(责任编辑:民政)
-
合肥市庐阳区一小学周边的住宅小区。 视觉中国/图)2022年12月8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下称合肥房管局)在官网宣布开启“二手住房互换服务”。“买卖是拿钱换房,这个是以房换房。”该局一名工作人 ...[详细]
-
昨日下午降雨,天气凉爽。(本报记者吴尔婷摄)今明两天,天气凉爽,后天冷空气影响消退,气温快速回升。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殷磊 通讯员 小王)冷空气如约而至,昨日白天厦门北风渐劲,气温回落,下午各 ...[详细]
-
嫌疑人戴着粉色安全帽盗窃车辆。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房舒、通讯员柯钟鸣)头戴粉色安全帽,男子堂而皇之地在监控下动手盗窃电动车。4月20日凌晨,祥平派出所在辖区内抓获一名惯偷黄某跃,截至昨日已查证其作案 ...[详细]
-
踏板下原先应该有四个轮子,现在后侧方少了一个。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陈雅真)S形的挡车栏杆,原本是为了阻挡车辆进入公园,让市民能在园内放心游玩。可近日,市民吕先生拨打日报热线968820称,自己在晨练 ...[详细]
-
送首付楼盘已被叫停。视觉中国/图)2023年2月17日下午,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楼盘信城缙悦城备案名称为信城缙悦花园)开售。不少地产中介提前在各种渠道发布消息称,开发商将送首付总价的二成)。看房客很快挤 ...[详细]
-
海峡网4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楼的一间病房内,吴晶晶完成了32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采集,成为厦门市第78例、福建省第220例、全国第82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昨 ...[详细]
-
黄锄荒在给学员讲课。海峡网讯(厦门网记者陈红)对于一般人来说,辨别、记忆青草药十分困难,而85岁的黄锄荒老人却通晓1000多种青草药的药性、药理,并用于救治。黄锄荒老人是市级非遗项目“厦门 ...[详细]
-
日均客流新增4.4万人次 厦门公交专用道投用优化高峰期运营有成效
-专用道的投用,提高了公交高峰期运营效率。海峡网讯 文/厦门晚报记者 王绍亮 陈红 图/刘东华) 厦门首条常规意义上的地面公交专用道投用,带来的不仅是沿线公交运营效率平均提升7.75%,厦门公交集团及 ...[详细]
-
当地时间2023年7月25日,乌克兰基辅,乌克兰副总理兼数字化转型部长米哈伊洛·费多罗夫(右)和乌国家特种通信与信息保护局局长尤里∙希戈利在1700架派往前线用于对抗俄罗斯军队的无人机旁拍照。视觉中国 ...[详细]
-
台海网4月25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24日下午,厦门公交移动支付功能正式启动,同时,公交集团也发布了新的掌上综合服务平台——厦门掌上行,借助这一平台,今后,市民不仅可以刷码乘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