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前沿科学技术,也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2022年10月22日,探索北京,前沿中国科技馆,科学机器人AI智能场景演示。技术教育 (视觉中国/图)
(相关报道详见《院长详解12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新工科的突围》)
一位大学老师,该如何教授学生当下还不存在的索种技术?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很多高校给出了不同的模式答案。
2021年5月20日,探索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前沿北京大学、科学清华大学、技术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所高校入选。也探首批学院的索种目标是“要瞄准未来10至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模式颠覆性技术”,探索截至目前,大部分高校已成立相关学院,部分学院也已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据南方周末记者观察,未来技术学院的组建路径,往往是在原有的工科学院基础上,通过跨学科方式重新组合而成,这给学院的研究和教学带来不少挑战。新学院成立之后,研究方向要如何调整?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刘颖坦言,团队刚组建时,有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彼此都经历了一段磨合期。
而一个结合了科研和教学的实体学院,引领学生走上探索之路也尤为关键。“授课教师向学院反馈,学生通过项目课程产生的研究成果已经向SCI期刊投稿,个别学生大一第一个学期的科研成果就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准。”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王小华说。
未来技术学院是一个怎样的实体机构?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学院如何探索出一条将教育、科技、人才相结合的培养路径。围绕相关问题,南方周末记者对刘颖、王小华进行了专访。
学科交叉是突破点
南方周末:未来技术可以理解为现在还没出现的技术,对于一个还不存在的东西,学院成立前如何规划研究方向?
王小华:未来技术不是由某一个学科“长”出来的,它应该是由多个学科深度交叉和融合而产生的。我们学院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储能科学与工程、医工交叉、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
(责任编辑:文旅)
-
赖 ...[详细]
-
海峡网2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陶小莫/漫画)转眼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求职旺季,许多人变得忙碌起来了,骗子们不但趁机打着“招工兼职”的幌子骗求职者的钱, ...[详细]
-
著名眼科专家刘旭阳加盟厦门眼科中心,让疑难眼病患者享优质医疗服务
新年伊始,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又引进了一名重量级专家,他就是刘旭阳教授。从事眼科专业36年,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目前,刘旭阳教授已开始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 ...[详细]
-
海峡网2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男子酒醉后竟光腚趴在人行道上,丑态百出。27日凌晨零点左右,这一幕发生在湖里金泰路后坑前社路段。当日凌晨零点左右,夜色深沉,很多人都在床上进入了梦乡,有一市民 ...[详细]
-
礼来AD新药疗效显著,世界最小起搏器获批,化疗药首次穿越血脑屏障丨科创要闻
创新药械、创新疗法【1】法布里病创新疗法获批上市5月5日,意大利生物制药公司Chiesi与以色列生物制药公司ProtalixPLX.O)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PRX-102pegunigalsi ...[详细]
-
海峡网2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同法宣/文 陶小莫/漫画)男子竟然用消字笔签和解协议,幸好,法官火眼金睛,及时发现了被执行人的“小秘密”。近日,同安区法院发布了 ...[详细]
-
-公交车驾驶区加装防护隔离设施,让出行更安全。海峡网讯 (文/厦门晚报记者 王绍亮 图/记者 刘东华) 3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将正式实施,其中明 ...[详细]
-
公交文明深入人心,司机爱护车辆,爱岗敬业。BRT服务市民,图为乘客在站点等车。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林施赟通讯员左 林 图/由厦门公交集团提供)近五年来,厦门公交将民生出行和道路运输作为重点,力求打通 ...[详细]
-
改变高祀君命运的蓬莱沥青厂原址,当年的工厂大部分已经拆除。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图)“再有一年我就能把他送进去了。”2022年12月28日,63岁的青岛广源发集团董事长胡谅伦因病去世,作为他先前的好友 ...[详细]
-
邮局海关一日内截获三批禁止进境植物海峡网讯厦门网记者 沈伟彬 通讯员 吴昊)2月22日,厦门海关隶属邮局海关一日内截获三批禁止进境植物,共查获仙人球植物16株,种子11万枚。仅种子可种植面积就达1.2 ...[详细]